| |
CAS: | 75-21-8 |
分子式: | C2H4O |
分子量: | 44.05 |
中文名称: | |
英文名称: | dihydro-oxiren | etylenu tlenek | etylenu tlenek (polish) | fema no 2433 | fema no. 2433 | merpol | nci-c50088 | oxacyclopropane | oxidoethane | oxiraan | oxiraan (dutch) | oxiran | eto | oxyde d'ethylene | oxyfume | oxyfume 12 | rcra waste number u115 | sterilizing gas ethylene oxide 100% | t-gas | Ethylene oxide solution | ethyleneoxide | tethylene oxide | Ethylenoxid | αthylenoxid | dihydrooxirene | Epoxy ethane | 1,2-epoxyaethan | 1,2-epoxyethane | aethylenoxid | aethylenoxid (german) | ai3-26263 | alpha,beta-oxidoethane | amprolene | anprolene | anproline | caswell no 443 | Ethylene oxide | dimethylene oxide | e o | e.o. | ent-26263 | epa pesticide chemical code 042301 | epoxyethane | ethene oxide | ethox | ethyleenoxide | ethylene (oxyde d') | etilene (ossido di) |
|
性质描述: | 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低温时为无色易流动液体。有醚臭,高浓度时有刺激臭。熔点-112.65℃,沸点10.35℃,13.2℃(99.5千帕),相对密度0.8824(10/10℃),粘度(0℃)0.31mPa·s,折射率1.3597,闪点低于-17.7℃,燃点429℃。在空气中爆炸极限3%-100%。溶于有机溶剂,可与水以任何比例混和。久贮易聚合。 |
生产方法: | 1859年法国化学Wurtz首先发现2-氯乙醇与氢氧化钾作用可制得环氧乙烷。此法经过发展成为早期用于工业生产的氯醇法,被各国相继采用,在一段时期内曾是唯一的工业生产方法。1983年,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UCC)采用乙烯与空气直接氧化生产环氧乙烷的方法(即氧化法),首次建厂投产。经过继续完善,法国石脑油化学公司(Naphtachimie)直到1953年才建成了世界上第二套氧化法装置。此后,传统的氯醇法逐渐为氧化法所取代。1958年,美国壳牌公司(Shell)又以氧气代替空气与乙烯反应直接生产环氧乙烷。至1975年美国的环氧乙烷生产全部采用直接氧化法。世界上环氧乙烷生产以美国Shell氧气法、美国科学设计公司(SD)的氧气-空气法、美国UCC空气-氧气法三家技术为主。1.氯醇法 分两步反应,第一步是将乙烯和氯气通入水中,生成2-氯乙醇。第二步是用碱(通常为石灰乳)与2-氯乙醇反应,生成环氧乙烷。2.氧化法 可分为空气法和氧气法两种。前者以空气为氧化剂,后者用浓度大于95%(体积)的氧气作为氧化剂。此外也有用富氧空气为氧化剂的。氧化法的工业生产流程分为反应、环氧乙烷回收及环氧乙烷精制三个部分。 |
用途: | 环氧乙烷有杀菌作用,对金属不腐蚀,无残留气味,因此可用材料的气体杀菌剂。通常采用环氧乙烷-二氧化碳(两者之比为90:10)或环氧乙烷-二氯二氟甲烷的混合物,主要用于医院和精密仪器的消毒。环氧乙烷用熏蒸剂常用于粮食、食物的保藏。例如,干蛋粉的贮藏中常因受细菌的作用而分解,用环氧乙烷熏蒸处理,可防止变质,而蛋粉的化学成分,包括氨基酸等都不受影响。环氧乙烷易与酸作用,因此可作为抗酸剂添加于某些物质中,从而降你这些物质的酸度或者使用其长期不产生酸性。便如,在生产氯化丁基橡胶时,异丁烯与异戊二烯共聚物的溶液在氯化前如果加入环氧乙烷,则成品即可完全不用碱洗和水洗。环氧乙烷自动分解时能产生世大能量,可以作为火箭和喷气推进器的动力,一般是采用硝基甲烷和环氧乙烷的混俣物(60:40-95:5)。这种混合燃料燃烧性能好,凝固点低,性质比较稳定,不易引爆。总的来说,环氧乙烷的上述这灯直接用途消费量很少,环氧乙烷作为乙烯工业衍生物仅次于聚乙烯,为第二位的重要产品。其重要性主要是以其为原料生产的系列产吕。由环氧乙烷 衍生的下游产吕的种类远比各种乙烯衍生物多。五氧乙烷的毒性为乙二醇和27倍,与氨的毒性相仿。在体内形成甲醛、乙二醇和乙二酸,对中枢神经系统起麻醉作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对细包原浆有毒害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