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希支持第十七届全国环境博士生学术会议成功举办总裁秦晓培受邀出席并致辞
2023.05.10 点击1129次
第十七届全国环境博士生学术会议 暨第711期清华大学博士生学术论坛成功举办 4月26日至29日,第十七届全国环境博士生学术会议暨第711期清华大学博士生学术论坛在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本届会议由清华大学、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共同主办,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承办,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期刊和哈希公司支持。会议设开幕式、主旨报告、口头汇报、海报展示、环境工程科技发展与创新论坛、专题工作坊(Workshop)、闭幕式等活动,会期四天。4000余人次师生参与大会各分会场、论坛与Workshop活动,开幕式与闭幕式直播累计观看量逾3.7万人次。 01开幕式 开幕式及大会主旨报告在4月26日上午举行,由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刘毅教授主持。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刘毅院长主持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董渊副院长为开幕式致辞。他引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他指出,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系统、全面的综合治理,也需要科学、高效的精准施策,注重多学科交叉、跨介质协同。他表示,全国环境博士生学术会议经过十几年的积淀,现已成为环境领域博士生交流学术思想的最大活动平台之一。他特别肯定了本届会议同学们的投稿积极性和对环境学术研究的热忱,投稿数量、稿件质量和参会人数均创历史新高,为会议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他鼓励同学们在会议中充分交流、拓宽视野、砥砺思想,结交环境领域的新朋友,碰撞出解决环境问题的新点子、新思路,为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和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贡献力量。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董渊副院长致辞 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张波会长,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徐明教授作为特邀嘉宾作大会主旨报告。 张波会长以“新时期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机遇与挑战”为题作主旨报告。他认为,新时期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动力强劲、需求巨大,虽成效显著,但仍任重道远。他提出,新时期水生态环境保护需要立足人口、生态、产业等国情,走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共进双赢的道路。他指出,推进新时期水生态环境保护需要遵循“一点”“两线”“三水统筹”“四个在哪里”“五级管控体系”的策略,推动由污染防治为主向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等流域要素、系统治理转变,着力突破“面源污染防治”“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生态系统失衡内在机理与生态恢复优先路径”“精准科学的环境基准和标准体系构建”等污染治理、循环利用、生态保护、生态环境管理方面的若干关键问题。他寄语博士生们,希望大家立足中国国情,聚焦突出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在美丽中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勇立潮头、建功立业! 张波会长作大会主旨报告 徐明教授作了题为“碳中和与生命周期思想”的主旨报告。他分析了在碳中和背景下排放主体减排的政策驱动力与市场驱动力,提出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碳足迹未来可能成为产品的重要经济技术指标。他指出,生命周期思想对碳中和具有:系统评价产品的温室气体排放的“算无遗策”作用,提供产品的碳足迹信息以帮助低碳消费行为决策进而刺激供应链整体减排的“敲山震虎”作用,识别碳足迹贡献最大的关键环节以促进技术改进的“有的放矢”作用。他提出,人工智能在单元过程数据清单构建中的链接预测功能可以有效解决生命周期评价的数据获取困难问题,支撑生命周期思想在碳中和领域的应用。他还介绍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环境领域的潜在应用及本团队在环境领域的大语言模型专业应用开发的尝试。 徐明教授作大会主旨报告 开幕式上,清华大学环境学院2021级博士生许晨阳分享了参加会议的感受和期待。他表示,作为新一代从事生态环境领域的青年研究者,需要具备更加多元的学科视角、更加宽广的知识背景与更加开放的科研思考。他认为,全国环境博士生学术会议是一条连接参会博士生们的纽带,来自五湖四海的青年学子们得以云端相聚,畅谈学术、交流成果、分享热爱,在应对未来环境问题挑战时有准备、有能力、有担当。 许晨阳作为参会博士生代表发言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技咨询评价与推广部主任刘平,哈希公司商务及战略市场高级总监吴锐,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岳东北教授、兰华春副教授,会议组委会主任、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张潇源副教授出席开幕式。 02分会场 会议设“水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大气污染与控制”“固体废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环境化学”“环境经济、管理与政策”“环境生态健康”“双碳目标实施路径、机制与政策”七个主题共二十五个分会场。 作为分会场主旨报告特邀嘉宾,南京大学张徐祥教授作“污废水中高风险物识别与控制”报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盛国平教授作“废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代谢产物的作用和功能研究”报告、清华大学李俊华教授作“重点行业烟气减污降碳协同防治思考与挑战”报告、清华大学温宗国教授作“城市多源有机固废园区化协同处置系统工程创新”报告、华东师范大学关小红教授作“从Fe(VI)到Fe(IV)/Fe(V)”报告、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王亚韡研究员作“全氟化合物的人群暴露及潜在健康效应机制研究”报告、清华大学王灿教授作“面向碳中和的气候政策模拟研究前沿问题”报告、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孙福宝研究员作“全球变化背景下洪涝干旱灾害风险与生态水文机制”报告、清华大学刘竹副教授作“碳数据及碳排放定量方法”报告。 共有253位博士生通过口头报告分享科研进展,204位博士生通过海报展示学术成果,会议总体学术氛围浓、交流议题广,讨论程度深,取得良好效果。 李俊华教授作分会场主旨汇报 温宗国教授作分会场主旨汇报 王灿教授作分会场主旨汇报 刘竹副教授作分会场主旨汇报 线上分会场主旨汇报 03专题工作坊(Workshop) 会议设立三场专题工作坊(Workshop),由博士生发起、召集和组织,聚焦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处理、气候变化与空气污染的协同治理、环境病原微生物检测与控制等环境科技、工程和管理的重要前沿。巴塞罗那自治大学Juan Antonio Baeza教授、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郑逸璇副研究员、清华大学黄霞教授受邀参加,并作“A general understanding towards nutrient removal and recovery dur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路径优化与策略研究”“介水病毒的传播与风险预警”主旨报告。21位海内外相关领域的学者与博士生受邀参加并开展交流与讨论,近500人次线上参与。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处理 Workshop 气候变化与空气污染的协同治理 Workshop 环境病原微生物检测与控制 Workshop 04闭幕式 闭幕式暨第二届环境工程科技发展与创新论坛(工程博士论坛)开幕式在4月29日上午举行。张潇源主持并作会议总结,丹纳赫水平台大中华区总裁兼哈希公司总经理秦晓培线上致辞,昆岳互联环境技术(江苏)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怀平作为特邀嘉宾作工程博士论坛主旨报告。哈希公司高级战略市场经理刁惠芳出席闭幕式。 秦晓培先生在致辞中表示,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未来发展离不开科学理论、工程技术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有力支撑。他肯定了本届会议通过强化宣传策略和开展多元化活动等措施促进海内外优秀环境博士生们的讨论与碰撞。他希望参会的工学和工程博士生能够充分交流、产学融合,肩负起以科技创新支撑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建设的使命。 秦晓培先生致辞 刘怀平先生作了题为“工业互联网赋能工业企业节能减排”的工程博士论坛主旨报告。他分析了数字经济发展状况、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进展、工业互联网的产业体系与国家的顶层设计,提出工业互联网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他指出双碳战略下工业互联网将赋能工业企业节能减排,推动工业企业的提“质”增“效”,即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生产能耗效率、促进产业链协同效率。他还介绍了工业互联网平台搭建实践与综合解决方案设计与市场应用。 刘怀平先生作主旨报告 会议组委会主任张潇源在会议总结中表示,本届会议是历史上首次更改会期,与首届“全国环境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研讨会”同期举行,旨在“教”“学”交互,以期“教”“学”相长。会议在较短的筹备时间内仍收到了众多投稿并保质保量地完成会议各项议程,让更多的环境领域优秀博士生了解、参与全国环境博士生学术会议。同时,本届会议设立的环境工程科技发展与创新论坛和三场专题工作坊,继承和发展了“以博士生为中心,构建博士生‘自主组织、深度参与、自由碰撞’的平台”的会议特色。 会议组委会主任张潇源作会议总结 会议组委会副主任、环境学院2020级博士生雷杰斯与2021级博士生丁昊杰分别主持和作组委会工作总结。上海交通大学李鑫、清华大学廖洋、南京大学耿敬华作口头报告。 05环境工程科技发展与创新论坛 4月29日,13位工程博士生结合各自的工作实践,就“环境前沿技术与应用”“环境技术交叉创新与融合”“环保产业模式创新发展”“环境工程应用创新示范”“绿色低碳技术应用示范”“环境规划、标准与政策创新”等议题分享成果与进展,研讨产业技术升级和行业低碳发展。本届会议在热烈讨论中落下帷幕。 全国环境博士生学术会议是聚焦环境及相关学科领域研究的系列国际会议,秉承“交流碰撞启创新之路,厚积博采成一家之言”的宗旨,以环境科学与工程新理论、新技术为主题,积极为从事环境及相关学科领域研究的博士生搭建高起点、高水平、最前沿的学术交流平台。 | 产品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