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介绍 鸡毒支原体PCR检测试剂盒 PCR Detection Kit for Mycoplasma Gallisepticum
货号:M-gal2-20 规格:20次反应 货号:M-gal2-50 规格:50次反应 货号:M-gal2-100 规格:100次反应
保存条件:保存于-20℃,避免反复冻融。没有反复冻融的情况下,保质期一年。
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也有称为鸡毒霉形体、鸡败血支原体、鸡败血霉形体,属于柔膜菌纲(Mollicutes),是家禽中的致病性支原体种类,基因组结构呈现出典型的支原体精简特征,大小约为0.9-1.0 Mb,编码约700-800个基因,远少于大多数自由生活的细菌。基因组富含AT碱基(约60%-70%),反映了其在宿主体内长期进化形成的寄生适应性。与其他支原体类似,鸡毒支原体缺乏细胞壁合成相关基因,因此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青霉素)天然耐药。 基因组分析显示,鸡毒支原体具有多个与宿主定植和免疫逃逸相关的基因,如黏附素基因(如GapA、CrmA、PlpA等),这些蛋白在呼吸道黏膜的附着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此外,其基因组中含有高频变异的表面抗原基因(如vlhA家族),可通过基因重组或移码突变改变抗原表位,从而逃避免疫系统的识别,导致慢性或持续性感染。部分毒力相关基因(如编码过氧化氢酶的基因)可能与其致病性相关,通过诱导宿主细胞氧化损伤促进炎症反应。比较基因组学研究表明,不同鸡毒支原体菌株之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多样性,这可能与其宿主适应性、组织嗜性和致病性差异有关。 鸡毒支原体的检测方法体系已发展出多种技术路线,每种方法在敏感性、时效性和应用场景上各具优势。病原分离培养是经典检测手段,由于该病原体生长缓慢且对培养条件敏感,通常需要2-3周才能观察到特征性的"煎蛋样"菌落。虽然培养法特异性高且可获得活菌株用于药敏试验,但其敏感性较低且耗时长,已逐渐被分子检测方法取代。分子生物学检测已成为当前的主流检测技术,凭借其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快速检测的特点被广泛应用。血清学检测主要包括快速血清平板凝集试验(SP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用于检测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血清学检测存在窗口期(感染后2-3周才能检出抗体),且可能与其他支原体发生交叉反应,因此结果判读需结合症状表现和其他检测方法。 鸡毒支原体PCR检测试剂盒采用常规PCR结合凝胶电泳技术,针对脂蛋白基因进行PCR鉴定,引物经BLAST验证为特异性靶向鸡毒支原体,与其他生物的基因组不产生交叉反应。检测不同鸡毒支原体菌株和多种鸟类支原体,证实本试剂盒具有物种特异性,可用于鸡毒支原体的鉴定和检测。 本试剂盒仅供科研使用。不可用于临床诊断。
|
相关产品
|